2012年11月8日下午六时,初冬小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天色早已暗了下来。而此时,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沙塘法庭副庭长罗宏萍、助理审判员小何并没有回家,而是走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
原来,该庭近日受理了一起因砍伐竹林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由女法官罗宏萍承办。案件受理后,被告迟迟没有到法庭签收应诉材料。几经打听,罗法官得知被告只有傍晚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在家。虽然天很快就要黑了,也已过了下班时间,而且法庭这时只剩下一部屡经维修、车况欠佳的“高顶篷”面包车,但是时机稍纵即逝,案子不等人,为了尽快化解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罗法官还是决定与何法官一道冒着夜雨去送达。
被告家在柳北区长塘镇长塘村的山野中,独门独户地靠在小路边,在视线范围内看不到其他人居住的房屋,人迹罕至。碾着一路的泥泞,罗法官二人驱车到了被告家门口。敲门一问,被告家中只有被告的妹妹王某一个人。看到天色已晚,还下着雨,裤脚上沾满泥巴的法官仍坚持把应诉材料送到家中,并耐心的说明解释,王某爽快地签收了法庭送达的案件材料。此时,时针指过六点三十分。
走出被告家,摸上汽车,准备返程。罗法官挂上倒档,加油,汽车发出一阵刺耳的“哧哧”声,车子却是呆在原地,纹丝不动。再加油,车子熄火了,还闻到了一股焦味。糟糕,原来下过雨的乡村小路异常泥泞,车轮打滑陷入了泥泞中。又试了十多次,车子还是无法动弹。因为前面就是被告家的围墙,车子也无法往前开出困境。天已经全黑了,此地离市内有十公里多,下着雨,又是一段泥泞的乡村小路,地处偏僻的王某家又罕有人至,法庭救援人员过来最少也要四十分钟。听到屋外动静的王某也出来动手帮忙。又是搬来长条木板、砖头,又是帮两名法官推车,每种方法都试了几遍,仍然无济于事。
过了半个多小时,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前方小路上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束灯光照了过来。原来是一辆三轮车,司机是一名约五十岁的中年男子。王某拦停了来车,把法官雨夜送达材料,车辆陷入泥泞的情况简要的告诉了司机,请求司机帮助。司机二话不说,跳下三轮车,让罗法官上高顶篷点火,挂倒档,松手刹,加油,他和何法官、王某三人合力推车。
在众人的努力下,车子终于驶出了打滑的地方。两名法官只来得及向三轮车司机说了声谢谢,他就已经挥了挥手,转身跳上三轮车走了。向王某道谢,她也只是脸上挂着纯朴的笑容,没有多余的言语。
今年以来,柳北法院在院党组书记、院长覃舸同志的带领下,把重心下移,扎实做好基层工作,开展了以“无诉社区(村屯)”创建为代表的“和谐司法在基层”系列活动,法官主动进社区,进村屯,主动把法治送到人民群众身边。通过一系列能动司法活动,该院拉近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有效的树立了人民法院公信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