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柳州市柳北法院家事少审案件集中管辖三个月纪实
作者:韦林汕  发布时间:2016-08-24 16:17:37 打印 字号: | |

今年5月,柳北区人民法院作为柳州市家事少年审判改革工作的试点单位,经上级法院指定开始集中管辖柳州四城区(城中、鱼峰、柳南、柳北)基层人民法院家事案件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自落实集中管辖后,截止到731日,共受理各类案件369件,其中受理家事案件347件,结案107件(其中调解102件,调解率95.33%,撤诉4件,撤诉率3.74%,调撤率达99.07%,判决1件);受理特别程序15件,结案6件;受理未成年犯罪案件7件,审结6件。诉前调解485件,其中75件经家事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

创建特色硬件设施,信息化服务全覆盖

走进家事少审中心,立即让人体验到和谐温馨、活泼趣味和特色鲜明的司法环境,以“家风、家训、家教”、“家和万事兴”、“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等为主题的文化墙随处可见,房间里摆着沙发和茶几,在茶几上放着几盆花,墙壁上还挂着几幅国画,如果不是正墙面悬挂着国徽,没有人会想到这是在法庭开庭。

家事少审中心根据审判、调解、心理疏导、临时安置未成年人、临时庇护、行使探视权等功能需要,设置有未成年人审判圆桌法庭、家事法庭、家事调解室、惜缘工作室、心理疏导室、儿童观察室等,搭建了家事、少年审判“立、调、审、执”一体化、信息化的工作平台。

据了解,家事少审中心布置各类信息点95个,建设了网络中心机房、气体消防系统、科技法庭、一案一刻录系统,安装73个高清摄像头,实现100%覆盖率的全方位多角度智能化监控,在诉讼服务中心安装LED大屏幕滚动播放诉讼服务指南及当日开庭公告,设置排队叫号系统、触摸屏、液晶电视及手机充电站等现代化便民设施,推出网上诉讼服务平台,以多元化的服务手段,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广司法公开和司法为民,将信息化覆盖到家事少年案件审理中心的每个角落。

注重诉前调解工作,转变离婚案件裁判原则

调解室里,法官和调解员对闹别扭的夫妻苦口婆心谆谆教导;惜缘工作室里,心理咨询师安抚受到刺激的妻子,耐心回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这一幕全然没有法庭上的针锋相对和冷酷无情,许多案件就是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和解。

家事少审中心的审判团队都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心理学知识,法官们家事审判经验丰富,均获过全区法院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的荣誉。诉前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也是由调解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和人民调解员担任,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途径解决。目前,家事少审中心诉前调解485件,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平和化解矛盾于公堂之外,减轻法院审判压力。

柳北法院在家事案件审理中充分注重区分婚姻危机和婚姻死亡,给家事案件审判增加一项新职能——修复婚姻家庭关系。该院联合妇联“惜缘工作室”对丈夫妻子进行心理辅导,挽回多起危机婚姻。自集中管辖以来,26件离婚案件均经过心理辅导和调解,使丈夫妻子双方和解,有效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

多方联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621日的下午,家事少审中心的法官来到跃进小区一对夫妇家中做调解。不久前女方到家事少审中心起诉要求离婚,在开庭前法官上门调解,到现场的还有小区居民很熟悉的社区网格员黄大妈。

工作人员和这对夫妇耐心沟通交流,劝解大家消除怨气,和睦相处。黄大妈以她几十年的婚姻经验为例,把夫妻相处之道向闹别扭的夫妇娓娓道来。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终这对夫妇平息下来,表示相互谅解,不再提离婚之事。

这是柳北法院家事及社会调查员、调解员体系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中一例,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使网格员们成为构筑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在做好入户调查、收集民情民意等辖区网格工作基础上,网格员还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向调解委员会上报矛盾与纠纷信息,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柳北区委下文专门成立了由公安、妇联、民政、司法等十三个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组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柳北法院充分发挥各联席单位的职能优势,确保涉家事少审案件形成联动合力,让“联”字效应真正落到实处。

有效构建反家暴机制

527日,柳北法院发出的首例“人身保护令”案件审理结案,经法官做了大量工作和耐心调解,双方对孩子的抚养权达成了一致态度。74日,柳北法院对一起家暴案件作出裁定,中止被申请人对孩子的监护权和探视权。这是柳州市家事少审案件集中柳北法院管辖以来,该院积极探索家事案件的审判的一次次成功尝试,“人身保护令”既是保护家暴弱势一方的盾牌,也是法官利用法与理调和家庭矛盾的利器。

为应对家暴案件,家事少审中心成立反家暴庇护室,内设有床位、空调和电视等设备,为辖区范围内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暴威胁的家庭成员提供临时庇护和心理咨询服务。并制定了《家庭暴力评级表》,为家暴认定统一标准,规范裁判尺度。法院要求公安、妇联、社区等联席单位,在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执行阶段跟进后续工作,充分保证裁定的执行效力。

实施家事案件财产申报制度

今年六月,一对年轻夫妻到家事少审中心诉讼离婚,在填写的《家事案件当事人财产申报表》中,大到两套房产,小到一桌一椅都有,非常详尽,甚至将家中有哪些书都罗列在内,两人为分清财产争执了半天。然而在争执过后,这对夫妻又向法院申请撤诉。他们对家事法官说,在填表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两人的许多财产都是双方父母置备的,双方父母为了两个孩子的婚姻,投注了不少心血,他们不应该因为一时冲动而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家事案件当事人财产申报表》是家事少审试点工作的一次创新尝试,申报表由柳北法院在立案阶段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并告知当事人需要申报的财产内容、逾期不报或隐瞒不报的法律后果等。双方分别填报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状况并签字承诺。通过离婚财产申报制度,法院能较为全面地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在财产分割问题上减少新的矛盾产生和引发二次诉讼的可能性,也减少了法院大量调查取证工作,不仅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节省了法院的司法资源。

设置离婚案件“冷静期”

去年十二月,一妻子将丈夫诉至柳北法院,希望判离婚,家事法官在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中察觉,被告主张不同意离婚的意愿十分强烈,称彼此还有夫妻感情,并没有到离婚的地步,自己愿意悔改。家事法官经调查了解到,双方当事人是经人介绍认识并交往相近一年才登记结婚,而且婚后共同生育了一女。随后,家事法官决定启动冷静期,将案件延期至次年四月份再行审理,尽可能为被告创造出更多让夫妻重归于好的时间和机会。最后,通过冷静期的沟通磨合,双方当事人在法院调解下重归于好,濒临破碎的婚姻得以修复。

柳北法院出台的《关于离婚冷静期的实施细则》,根据不同案件情况设置1-3个月的冷静期。在冷静期启动期间,法院根据双方矛盾焦点,给予不同建议,并根据需要引入婚姻家庭咨询及心理辅导,在此期间,法官对双方进行至少一次回访,及时跟踪了解双方的思想状况变化。这一措施使离婚双方在诉讼中有充分时间慎重考虑离婚事宜,有效预防冲动、草率离婚。

突出未成年人优先保护

711日,家事少审中心的法警将一名女生小蒋带进一个特殊的法庭。法庭里没有高高的审判台,没有冰冷的铁栏,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椭圆形的大桌和舒适的椅子。庭审中,除了常规的法庭调查,公诉人还向法庭介绍了走访了解到的被告人小蒋的成长环境与日常表现。经调查,小蒋是一名16岁的女中学生,由于父母平日忙于生计,疏于管教,小蒋上初中后,逐渐与一群不良少年混在了一起,还染上了毒瘾。5月份的一天,小蒋在将自己吸食剩下的一小包氯胺酮卖给他人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了解了小蒋的实际情况与犯罪事实,合议庭组织法庭教育,让小蒋直观的认识到自己犯罪行为给自己和家庭、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激励被告人遵纪守法、悔过自新,而作为心理矫治员的两位心理学博士也适时的进行心理引导。早已红着眼圈的小蒋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错了,我想读书,我认罪!”

在柳北法院集中管辖家事少审案件之前,庭前调查工作通常由法官进行,而现在将庭前调查前置,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或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委托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部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是否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以及涉嫌犯罪前后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前置”措施极大提高了法院审判效率,有利于更加全面客观的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综合评判,为判决提供参考。

试点工作更多需要潜心探索

柳北法院在家事少审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与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柳北法院党组把家事少审试点工作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强化工作指导、抓好跟踪督导,确保家事少审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得以及时解决。家事少审工作得到柳北区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柳北区对法院集中管辖追加前期经费预算近600万元。广西高院、柳州中院领导和辖区主要领导还多次对现场周边综合整治、配套改进等提出了要求和布置,为实现家事少审集中管辖提供了强力的保证。

自开展家事试点工作以来,柳北法院专门派员到江苏省、上海市、珠海市、深圳市等先进法院进行专题考察,并邀请湛江市两级法院、吉林省松原市中院、广东省妇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来访,认真学习和研究外地法院家事少审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家事少审中心自今年6月正式启用以来,共接待来访单位11批次240多人。

柳北法院成立的两个课题组分别就家事和少审进行理论调研,积极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交流沟通,以期在调研工作上取得好的成果。今年以来,柳北法院在各级报刊、网络、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发表家事少审宣传稿件50余篇,自编自导法制教育微电影《家事》,并多次深入辖区各社区、村屯开展家事少审宣传工作。

 

(韦林汕)

来源:柳北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韦林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