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柳北法院和柳江法院联合举办了一场“法官看法院、法官看法官”主题辩论赛,此次比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双方经过一番激烈交锋后,辩论赛圆满落下帷幕。让我们一起看看辩论赛的精彩瞬间:
此次辩论赛辩题为“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柳江法院观点为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利大于弊,反方柳北法院观点为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弊大于利。双方围绕各自观点进行激烈辩论,开局就赢得了阵阵掌声。
正方观点:舆论不仅可以让那些企图操纵司法审判的幕后黑手有所收敛,还可以为那些不畏强权依法裁判的司法人员提供民意的支持,坚强的后盾。
反方观点:判断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其关键在于社会舆论能否在司法执行的过程中提供理性的参考与监督,使其更加公正。显而易见,社会舆论没有这个功能。
正方观点:真正的司法从不缺乏接纳舆论的勇气,公正的审判决不能依靠鸦雀无声来维系,利是全面必要,弊是个别可控
反方观点:社会大众要求司法审判公平正义是正确的,但是大众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与司法的公平正义在内涵上是存在差异的。公众的理解是,“好人”就应该从轻发落,“坏人”就应该受到严惩,而这个“好人”与“坏人”的区分不是基于对“客观事实”的理性判断,而是根据“社会经验”得到感性认知。这些因素在司法上并不是定案的依据,有的甚至与案件毫无关联
正方观点:司法机关是需要接受监督,是接受好的监督,而不是接受无序的,消极的监督,舆论不仅可以让那些歧途操纵司法审判的幕后黑手有所收敛,还可以为那些不畏强权依法裁判的司法人员提供民意的支持,坚强的后盾。
反方观点:社会舆论风向变化很快,常见“买热搜”制造舆论、“买水军”带节奏引导舆论的现象就是风向变化快的证明,今天社会评论说好明天就会变成坏,比天气更多变,这种不客观性、随意性、不可控性与我们司法公正的理性格格不入。
在辩论中,双方就各自观点进行辩论,大家拿出了各自最有利的辩论观点,用破、立、反问,有招出招,见招拆招,真是句句能打:
正方:全国法院都开通了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方辩友,你认为开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正方:对方辩友将舆论看成洪水猛兽,敬而远之,那您是要引导呢?还是堵塞呢
反方观点则着重举例说明,很多司法案件引人深思:
反方:“彭宇案”,媒体看似打着正义的旗号,实则是在威胁法院、干预司法,它导致的不仅仅是司法权威的损害,更造成了中国社会的道德滑坡。
反方:王振华猥亵儿童案,大家可以在新闻链接下看到很多这样的评论:“法律都是给穷苦百姓制定的,有钱人都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种种这些对法院、法官的恶意评价层出不穷。当这样的说辞成为高赞评论时,大家还相信司法是公正的吗?
辩论之后,评委老师对辩论赛进行精彩点评。
经过1个多小时精彩辩论,最终,柳北法院1号辩手梁欣竹喜提全场MVP,获得最佳辩手称号,柳江法院获得辩论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