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院院长、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张鸿巍、博士江勇一行5人,再次来到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审理中心(柳北法院家少庭)调研交流,为该庭家少审判改革工作提供了学术理论支持。柳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吴虹,柳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覃舸等领导陪同调研。
暨南大学教授一行参观了柳北法院家少庭二楼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体验了基地中各类体验式、实践性的法治教育设备,并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互动。
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暨南大学教授首先分享了近年来暨南大学调研团队的学术调研收获和此行调研目的。张鸿巍教授表示,经过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将50多万字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家事法典翻译完毕,译制书籍很快就能面市,相信该书出版之际,将会带给我国家事审判改革很多有益借鉴和启迪,针对法院家事审判改革、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改革相继遇到瓶颈的实际,暨南大学调研团队希望既能为“法、检”两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学术理论支持,也能获得“法、检”两家在相关调研中帮助支持,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覃舸院长对暨南大学教授关切的问题,简要介绍了柳北法院家少庭在实际审判中促进家少审判融合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交谈中,覃舸院长表示:
一是家少庭根据《民法典》和即将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在实际审判中作出了充分应对和相应改变,如在涉少家事案件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介入司法社工开展帮教帮扶、判后回访等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少审判融合的推进,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二是“法、检”两家联手帮助涉少家事案件维权的案件,目前已成功办理了两起指定监护人案件,两家合作的方式较单一,往后在司法实践中,两家将会在涉少公共利益维权类、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类、监督变更监护人诉讼中实际监护人是否“适格”、监督人身安全保护令施暴人协执方面加强合作沟通。
三是高校的法学理论研究与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希望暨南大学各位教授能与柳北法院家少庭常联系、多交流,从学术调研和实践探索中,探索出更多有益家少审判融合的新思想、好做法,让司法改革更好的服务于民。
(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