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经过你这番耐心开导,我心结解开了,这个婚我决定不离了,回家跟老太婆两个继续好好过”。8月11日下午,柳北法院家事和少年审判庭调解室内一场老年人离婚诉讼正在进行,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这对老夫妻当庭和好,75岁的老大爷周松(化名),当庭提出撤诉申请,并向法官连连道谢。
离婚后又复婚,情深夫妻为何对簿公堂?
周松(化名,男,75岁)与李芳(化名,女,57岁)于2010年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后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双方于2015年协议离婚。之后,周松多次要求复婚,双方于2017年复婚。
二人复婚后,周松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病痛缠身需要经常求医看病,服药治疗,为此积蓄耗尽生活变得非常拮据,而周松女方忙于生计亦无法对其进行照顾,为了不拖累李芳,周松对李芳逐渐疏远,二人保持了长时间的分居状态。周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为了不耽误李芳后半生的幸福,决定结束二人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遂向法院起诉离婚,诉请法院依法判决周松和李芳离婚。
法官温情调解,耐心劝导巧化夫妻纠葛
调解中,周松表示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身患脑出血、高血压等疾病,希望以后能住进养老院去,这样不会拖累妻子儿女。
而李芳不同意离婚,并愿意照顾周松不离不弃。李芳表示,二人夫妻相识相知十几年,感情一直很好,自己因为工作原因周一至周四居住在单位宿舍,周五至周一才回家跟丈夫居住生活,丈夫生病住院,她也每次都精心照顾对方,之前第一次协议离婚并非丈夫的本意,子女的意见给了丈夫很大的干扰。
主审法官耐心倾听、仔细询问双方夫妻感情生活情况后,发现双方并未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借用老年夫妻幸福生活实例,将双方话题往珍惜夫妻情谊上引导,并拿出李芳向法院提交的一封写其给周松的信,向周松朗读。法官希望周松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老病痛,虽说周松起诉离婚的初衷是为了李芳好,但是希望周松能用心去感受和体谅李芳对待自己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明白婚姻应是一生的相濡以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便是最大的幸福。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周松终于解开心结,认识到自己之前想法的自私,没有站在妻子的角度考虑,感谢妻子一直以来的照顾和付出。随即,周松当庭提出撤诉,与李芳手牵手走出了法庭。
请珍惜眼前人,法官对老年婚姻有话要说
法官介绍,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婚姻问题越来越多,主要来自生活压力和子女干预两个方面,为此今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条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生活,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自由。而老年人自身也要从关注双方精神的共同成长、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角度出发,不因过度的将儿女意见、经济情况作为是否继续夫妻生活的要素考虑,珍惜眼前人,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唯有如此晚年夫妻生活才能祥和安宁。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梁峰、梁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