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卫明”特约解纷争  谈心说理为家和——柳北法院“卫明家和工作室”诉前化解家事纠纷工作成效初显
作者:梁先森  发布时间:2022-06-07 16:38:01 打印 字号: | |


家事纠纷作为一种亲情与利益交织的特殊民事纠纷,需要平衡情、理、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既需要“技巧”,更需要“经验”。

今年年初,柳北区人民法院按照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分调裁审”改革工作部署要求,将新的特约解纷力量——卫明家和工作室(即陈卫明调解工作室)引入化解家事纠纷工作中,通过发挥该工作室“四杯茶+六个一”的调解优势,助力家事纠纷诉前一次性解决。

卫明家和工作室自4月份正式入驻柳北法院家少庭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以来,经法院委派参与调解72件,调解成功21件,调解撤诉5件,调撤率36.11%,卫明家和工作室解纠成效初显。

解纷曾是她们的“工作”,而今变成“心愿”

卫明家和工作室坐落于柳北法院家少庭后院,门外榕树环抱,室内温馨敞亮,室中茶几、沙发、圆桌的“客厅”式布置,给人心情舒缓的感觉。

据陈卫明老师介绍,2019年在柳北区司法局指导和支持下,由已退休的十多位热心热情的解纷能手为成员,成立了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柳北区陈卫明调解工作室。现入驻柳北法院家少庭的调解员除其外,还有伍战芳和陈红两位老师,她们都曾在多个基层社区担任过社区书记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具有极为丰富的调解经验。

“我们与柳北法院从2020年开始建立合作关系,受法院委派开展调解工作。我们并不觉得调解矛盾、化解纠纷是多么麻烦的事。每每看到经过我们的努力后双方放下成见,握手言和的场面,我们内心反倒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陈卫明在介绍自己的调解工作时说道。她表示,调解工作对于她们来说以前是“工作”,而现在变成了“心愿”,一个祝万千家庭“家和万事兴”的心愿。

“理不清”的家事纠纷,她们靠“四杯茶+六个一”捋顺

面对“讲不清,理还乱”的家事纠纷,卫明家和工作室是如何调解,让双方放下成见,握手言和的呢?

陈卫明介绍了她们团队独创的“四杯茶+六个一”解纷技巧。“四杯茶”:一杯茶,解解渴;二杯茶,消消气;三杯茶,说说事;四杯茶,握握手。“六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个座位相让,一杯热茶暖心,一份安慰宽心,一次劝解舒心,一个答复放心。

“两年前,我们主要是调解邻里、合同及借贷等纠纷,现在我们重点调解家事纠纷。随着调解纠纷类型的变化,我们也将调解对策相应的进行了优化。‘喝茶聊天找矛盾,设身处地解心结,心平气和讲道理,各退一步化矛盾’是工作室当前调解家事纠纷的主要方式,我们还针对一些因赌气、以工作忙作为借口而不愿当面调解的当事人,制定了一套‘入户调解’的方案。”陈卫明在介绍调解技巧时说道。她希望在工作室的调解努力下,每一起纠纷的当事人都能“带着怒气进门,面露微笑离开”。

调解要打“组合拳”,讲情、讲理、更要讲法

双方矛盾调解成了即解纷,调解不成则成为诉讼。在卫明家和工作室看来,每一种解纷力量都有其优势和短板,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调解优势,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需要各种解纷力量的配合协作,融合发力,打好调解工作的“组合拳”。

“调解家事纠纷以来,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起双方当事人均是残疾人的离婚纠纷。女方细心、孝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但男方却用直播赚到的钱用作与他人出轨的开支,伤害了女方的感情。我们入户调解后,虽然抚平了女方的心理创伤,唤起了女方‘重新选择新生活’的勇气,但却因缺少专业的法律知识,未能通过教育男方让其明白逾越法律‘红线’的后果。”陈卫明在谈到调解工作未来方向时说道,她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与法院的专职调解员、退休老法官、值班律师等力量的沟通协作,凝聚合力,让调解工作融合“法、理、情”,共同推动建立起化解纠纷的有效阵地。

据悉,今年以来,柳北法院认真贯彻落实“321”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同时,充分整合人民调解、专业调解、特约调解等多元解纷力量,完善家事纠纷诉前调解机制,依托各方优势,打造了人民调解有“专家”(返聘退休法官)、特约调解有专职、司法援助有律协、情感疏导有妇联、价格争议有认证、诉讼辅导有专员、回访帮教有社工的多元家事解纷格局。下一步,柳北法院将进一步统筹多元解纷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构建统一诉前调解平台,促进多元解纷力量的优势互补、联动融合,进一步将诉源治理工作推向深入。




 

 
来源:柳北法院
责任编辑:刘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