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天,可是在“疑似孤儿”郭小某看来,这天却很有意义,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拿到救济补贴的日子。小心翼翼接过救助金的郭小某,分别拨通了柳北法院法官和司法社工的电话,对他们一个月来顶着烈日为帮助自己成功申领救济金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表达真诚的谢意。
案情回顾
郭小某出生于2006年。6岁那年,她的父亲郭大某与母亲江某因感情不和,以离婚的方式结束了这段婚姻。离婚后,郭小某随父亲郭大某共同生活,而母亲江某此时早已离开了郭小某的生活,杳无音讯。2021年,郭大某因病离世,之后郭小某开始跟随爷爷郭某仁一起生活。
2022年,郭小某要办理迁户口、读书等相关事宜,均需监护人签字,但郭某仁一直联系不上郭小某的母亲江某,郭某仁无奈之下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依法撤销江某的监护权,指定郭某仁作为郭小某的监护人。
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撤销江某作为郭小某的监护人的资格,同时指定郭某仁为郭小某的合法监护人。
关爱回访,“法官+社工”联手为脱困出招
郭小某和她69岁高龄的爷爷生活得怎么样?带着疑问,7月27日,柳北法院家少法官和司法社工一同前往郭小某家中进行判后回访,一方面是想对郭小某的学习生活近况作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则是看看郭小某还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借助法院和团市委的力量帮助解决的。
当得知法官和社工能来家中回访,郭小某和她的爷爷郭某仁都感到十分高兴,并表示热烈欢迎。见面时,法官和社工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果、文具送到郭某仁手上时,郭某仁连声表示谢谢。
在郭小某家中坐下,法官和社工关切的询问了判决生效后,郭小某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生活情况,主动介绍了法院和团市委在事实无人抚养补贴、司法救助、助学金等方面,可以提供帮助的救助渠道和方法。
郭某仁讲述,郭小某一直以来在学习上很用功,性格乐观向上,独立有主见,平时跟班级同学相处得也不错。但她父亲的离世确实让她在精神上遭受到了较大的打击,情绪波动大,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下滑,好在有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加上她自己的勤奋努力,今年中考她最终凭借综合A的成绩获市某重点高中录取。
郭某仁表示,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自己每月约4000块钱的退休金,按照这个生活标准,所在街道社区已明确答复不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而接下来郭小某所处的高中阶段,住校、买教材和参加培训等都需要用到钱,可以预见经济上的“捉襟见肘”。但除了知道申领低保外,并不知道还能向哪些部门申领,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希望法院和团市委能够帮帮忙。
面对这位高龄老人的无奈和求助,法官和社工表示,接下来的申领工作将由法院和团市委接手跟进,并嘱咐郭某仁不要给郭小某太多压力,让她先能安安心心的入学读书。
烈日酷暑,5个地点30天往复折返终传佳音
8月份,柳州市烈日当空,地表温度高达45℃。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法官和社工怀揣着郭小某的困难,分别在低保办、街道办、民政局、派出所、郭小某的家5个地方往返来回,最终帮助郭小某成功申领到了1000元/月的事实无人抚养救济补贴。
帮忙不止是一句承诺,更是一种责任。法官和社工在接下帮助郭小某的工作后,迎面而来的是如何解决“申领事实无人抚养救济补贴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在哪开?送去哪?”等一系列问题。
经商量,法官和社工决定兵分两路,一边是由法院联系联席单位市民政局、市公安局,逐级找;一边是借助司法社工大团体力量,向有经验的社工,挨个请教。
在法官和社工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先由团市委司法社工入户建档,再联系街道调取邻里访问记录,再找到公安机关开具失联证明,指导申领人如实填表,最后向民政局统一提交材料的完整申领流程。
跑得最勤快的司法社工刘叶子回忆说,整整一个8月,她在外跑得被晒黑了一圈,记得最热的一天,自己头上是汗,肚里是水,整个人都差点中暑了。但得知郭小某拿到救助补贴的那一刻,自己心里面特别开心,感觉自己付出的辛苦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此,郭小某的救助暂时告一段落。而由“法官+社工”的跟踪帮扶工作却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法官和社工们还会继续在司法救助、龙城助学金、校园贫困生资助金等方向继续努力,希望郭小某能获取多方的帮助,让她能够在更加稳定、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据悉,自2019年法院与团市委合作,开展购买社会服务以来,司法社工共参与回访帮扶涉少家事案件85件,帮扶对象95人,经帮扶的涉案子女,大多打开心结,走出阴霾,重归正常生活;跟踪帮教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3件,跟踪帮教29人,经帮教有28人重新返校学习或找到工作单位。“法官+社工”帮扶模式获得帮扶对象及亲属的一致好评,取得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