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多措并举开展广泛的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动各项普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2023年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普法责任
柳北区人民法院党组对普法工作高度重视,将普法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将普法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成立了“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23年柳北区人民法院“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任务措施清单》,通过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层层压实庭室部门的普法责任,确保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升队伍法治素养
一是抓好关键少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第一议题的重要学习内容,通过集中研学、领导带学、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二是组织开展学法考试,按照普法工作要求,组织我院干警参加学法用法考试,2022年我院共计108人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均做到了参考率100%,通过率100%,超过60%以上的干警获得90分以上的好成绩;三是把法治教育纳入干警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每年均组织中层干部培训班和员额法官培训班,学习新出台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及时更新法律知识储备,提升专业化水平。并依托“人民法院大讲堂”“新时代广西政法大讲堂”等平台,采取“集中授课+个人自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干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审判执行工作的能力。
三、发挥司法职能,服务法治柳北建设
(一)以“法治副校长”为契机,推进校园普法新模式
我院与柳北区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选派27名业务能力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并派驻全区40所中小学校,实现了柳北辖区“一校一法官”的全覆盖。我院统筹协调,积极推进,2023年共组织“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举办法治讲座2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邀请在校师生和家长到法院参观法治教育基地4次/136人,获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反响。
(二)聚焦主业普法,拓展“能动普法阵地”
坚持守正创新,多形式拓展延伸普法活动。一是组织干警参加宪法宣誓仪式,通过向宪法宣誓,激励和教育干警忠于宪法、遵守宪法,自觉加强维护宪法和法律。二是开展宪法宣传,组织干警到学校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向师生们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的背景、立法过程以及意义,同时用“一图读懂”、漫画等方式在官方微信、微博推出宪法相关主题文章,增进群众对宪法的了解。三是结合国际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主题,组织我院干警、志愿者进社区、村镇、学校、单位,开展对《民法典》《刑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的普法宣传活动18次,并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小北说法”“执行一线”“普法宣传”等专栏合集,发布包括立案、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等普法宣传文章87篇,方便群众查看。四是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宣传阵地,扩大宣传受众范围。央视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采用我院案例播出节目《外婆的心事》,广西高院采用我院关于“胚胎移植手术”的民事纠纷案例,点击阅读量达到7000多次,均获得群众较高的关注热度,有效发挥了典型案例的司法指引和规范作用。
(三)坚持普法工作与司法服务相结合,着力推进惠民普法
运用公众服务窗口常态开展法治宣传,结合升级后的柳北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依托导诉服务台的干警和值班志愿律师,第一时间根据来访人的目的和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和分流,除了可以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引、协助各项自助设备的使用、介绍诉讼需要准备的材料等服务外,还能解答法律问题,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在材料窗口和休息区域摆放普法宣传册,在各楼层和户外区域利用LED,电视等设备循环播放普法宣传视频,最大化利用院内设施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四、打造创新亮点,形成普法“特色”新合力
(一)依托柳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多样化法治宣传活动。
建立在我院家事与少年审判庭的柳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共分为法律知识区、安全防范区、模拟羁押室和模拟法庭四个功能区,将实践性、教育性、参与性、智慧性有机结合,通过文字、漫画、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将法律知识和案例进行了生动诠释,全方面多维度地对青少年容易犯错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法制知识。
(二)持续深化打造“涵养家文化”普法宣传品牌。
我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依托机构改革后新设立的家事和少年审判庭,深耕“党旗引领•法耀八桂”创建,打造了“涵养家文化”法治品牌,形成温情司法促和谐、多元解纷治诉源、法治育苗护成长、家风家教育新风的家少融合审判新模式,成效良好。相继荣获“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等7项国家级荣誉,依托家少中心逐渐形成完善的家事审判改革“柳州模式”,获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批示推广。
(三)打造“荆花心语”诉讼服务中心品牌,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化解“321”工作法的运用,形成流程固定的诉非分流+风险评估+诉讼辅导+诉前调解的工作模式,促进纠纷化解于诉前。2023年1-11月,经诉讼辅导愿意返回基层调解组织调解的纠纷达到735件,以润物细无声推动矛盾隐患化解工作;统筹各方力量资源、加大调解力度,充分发挥行业调解专业知识性优势以及人民调解人缘、地缘、亲近性优势;不断丰富多元解纷渠道,开拓诉讼服务与部门、行业、基层力量相结合的诉前调解新路径。2022年至今,与柳北区总工会联合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更好地调解劳动争议案件,将“卫明家和工作室”引入到家少法庭,利用“四杯茶+六个一”的柔性方式调解家事案件,做到调解与普法并重,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
五、存在的问题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本院采取了有效宣传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普法宣传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普法宣传工作的宣传手段有待创新,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严格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把普法工作与严格公正司法紧密结合,积极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本院干警都能做普法宣传员,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二是创新宣传方式,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根据社会热点和群众的需求点以及区域特性,抓好针对不同人群的普法教育,利用好各种载体加强宣传。三是根据普法责任制工作要求,细化部署,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在本院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