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对未成年人权益双向、全面保护,既是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柳北区人民法院落实未成年被告人和被害人“双向保护”的主要做法。7月2日,柳北法院“法官+社工”对一位成功申领救助金的未成年被害人进行了回访,向她的父母了解近况,提前做好后续帮扶准备工作。
小丽(17岁,化名)因遭受伤害后,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创伤后应急障碍,经医院诊断,小丽患上了重度抑郁,精神状态极差。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帮小丽创建了“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并委派了司法社工跟进后续回访帮扶工作,但因为小丽身体健康状态时好时坏,司法社工的心理干预等后续帮扶救助工作进展缓慢。于是,法官和社工决定先根据小丽实际花掉的治疗开销和家庭经济现状,先行帮助她申领广西龙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心灵”救助金,之后再针对小丽的实际情况开展后续的帮扶救助工作。
今年5月,小丽领到了1000元的“希望心灵”救助金,但面对已经花掉的高额治疗费和迟迟未到的损害赔偿金,小丽本是拮据的家庭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小丽的母亲曾多次找到法院求助,法院也安排了回访时间,但不巧赶上夏季多雨的农忙季节,回访被耽搁到了现在才能进行。
在柳北法院家少庭的“成长加油站”里,法官、社工和小丽母亲三人真诚交谈,大家一起为小丽抚平创伤、走出阴影,回归正常学习生活共同努力。
交谈中,法官首先向小丽母亲介绍了涉案未成年人“双向保护”的具体工作和主要做法,关切地询问了小丽的身体近况和家庭情况以及赔偿金、救助金等钱款的到款情况。法官表示,法院会根据小丽的实际情况,继续帮助她争取司法救助,但是小丽的情况比较特殊,身体精神状态的恢复也不及预期,这不仅需要家人继续的陪伴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各方在后续帮扶工作的共同努力,相信小丽一定会在个人的努力下,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重新唤起自信和勇气,尽早摆脱阴影,重燃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信仰。
小丽母亲表示赔偿金、救助金等钱款已经到账,并讲述了小丽当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让小丽有机会继续学习的想法。话到一半,小丽母亲便激动的起身鞠躬,代表小丽向法官和社工的真诚关心表示感谢。法官和社工连忙起身回礼,并表示回访帮扶也是人民法院的职责,大家一定会帮助小丽摆脱过去。
司法社工将小丽母亲的需求记录在册,并表示青少中心会根据小丽当下情况,尽快帮助小丽升级制定新的回访帮扶计划,包括重返校园、劳动就业、心理干预、跟踪帮扶等措施,努力为小丽走出阴影、尽早回归正常学习生活加油打气。
坚持涉未成年人案件被告人和被害人“双向保护”,加大力度“当下救”,联动协作“长久助”,一直以来都是柳北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的重点。自2019年,柳北法院与团市委合作,购买社会服务,引入司法社工进入涉少案件开展回访帮扶帮教工作以来,在“法官+社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涉案未成年人在柳州市未成年人矫正工作社会支持体系观护基地的帮助下,50多名涉案未成年人重返校园或找到工作单位,3名经济困难的未成年人经帮扶成功申领到了司法救济、助学金和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