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柳北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照普法责任清单,多措并举开展普法活动,扎实推动各项普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我院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夯实普法责任
柳北区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制定了《2024年柳北区人民法院“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任务措施清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范围,明确普法对象和普法任务,层层压实庭室部门的普法责任,强化跟踪督促和年终考核,确保普法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二、紧盯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柳北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化法治思想教育,宣传学习法律法规。一是多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增强全体干警法治意识。通过党组会“第一议题”和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注重用好“学习强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八桂先锋网等平台增强学习效果,将学习融入日常经常,引导全院干警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二是将法治教育纳入干警培训内容,提高干警履职能力。组织开展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集中学习新出台、修订的法律法规,引导干警及时更新法律知识储备;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人民法院大讲堂”“新时代广西政法大讲堂”等视频授课,今年以来共开展49次,参与人数832人,不断提高干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的能力。三是组织开展各类宣誓活动,提升干警职业尊荣感。充分抓住“女法官国际日”“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新入额女法官、广大党员干警和新入职司法警察进行宣誓,激励干警内修本领、外树形象,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三、回应社会需求,分层分类精准普法
(一)法治宣传进校园,寓教于乐助成长。加强法院和各中小学互动,充分发挥“一校一法官”法治副校长职能,运用“国旗下的讲话”“法治课”的方式进行普法,大力传播法治文化,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开展“涵养家文化”系列法治活动,邀请师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动画动漫、警示案例、法治游戏方式寓教于乐学习法律知识;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到滨江小学总部(白沙小学)等8所中小学校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防范电信诈骗、拒绝校园霸凌等内容,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思维;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国际禁毒日”期间向学生开展禁毒宣传,并发放禁毒宣传手册百余份。2024年以来,我院共组织“法治进校园”活动47次,对1385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法治宣传活动(包含组织“公众开放日”等活动13次,教育师生及其学生家长409人),获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反响。
(二)进村入户送法到家,法治知识深入人心。积极开展“三官一律”工作,司法服务下沉至村屯、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我院结对法官40人,结对街道12个,结对村35个、社区63个,建立“三官一律”工作站12个,挂牌98个。常态化开展“三官一律”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三)旁听庭审零距离,以案释法促提升。组织开展涉行政处罚、行政赔偿及行政协议类行政案件及刑事职务犯罪集中旁听庭审活动,邀请柳州市人大、柳北区人大及柳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柳州市水利局等单位工作人员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工作,切实做到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进一步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应诉水平。
四、深化普法举措,服务平安法治柳北建设
(一)打造“荆花心语”诉讼服务中心品牌,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持续加强“荆花心语”诉讼服务品牌建设,打造便民化、集约化、数字化、多元化诉服体系。与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柳州市价格认证中心联合成立柳州市首家“法院+价格认证中心”价格纠纷调解室,共同化解商事纠纷;构建“法院+税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税务与法院各自职能优势高效解决破产案件办理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我院今年诉前调解收案10217件,诉前调解成功6304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50.36%,同比上升18.9%。
(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稳步推进“321”工作机制。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非诉纠纷解决成果。持续深入开展“三官一律”“一村一法官”等工作,同时加大“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添彩。今年我院新收各类案件9841件,同比下降7.19%,实现新收案件连续三年下降。二是加强府院联动,在党委领导下加大对商品房纠纷、物业纠纷、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等重点领域纠纷的源头治理。妥善引导一批涉众纠纷约2000件以非诉讼方式或者以示范性诉讼方式得以化解,通过“示范诉讼+联动联调”,有效解决了群体案件人数多、上诉率高的问题,实现了“一案巧解,多案共赢”。
(三)深化家少审判改革,关护妇女儿童权益。家事和少年审判庭以“书”督教、执“令”摄暴,共发放《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提示书》1600余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700余份,及时纠正家庭不当教育方式,筑起反家暴铁墙。与团市委合作,创建“法官+社工”判后跟踪帮教帮扶机制和“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司法护少机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帮教39名涉案少年,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霾,重归正常生活。
五、打造普法亮点,提升普法工作实效
(一)打造线上普法矩阵,奏响普法宣传最强音。利用法院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构成的普法矩阵开展普法活动,以实用普法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扣法院工作,打造宣传精品。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小北说法”“执行一线”等专栏合集,发布法治教育类文章117余篇,视频5个,共计浏览人次达5万余次。我院撰写的信息稿《<家庭教育指导令>+<成长档案>》相继获人民法院报、最高法刊登。此外,在各楼层和户外区域利用LED、电视等设备循环播放普法宣传视频,通过滚动播放法治宣传片、宣传标语、审判动态等信息开展法治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扩大“涵养家文化”法治品牌影响力。依托柳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将实践性、教育性、参与性、智慧性有机结合,通过文字、漫画、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将法律知识和案例进行了生动诠释,全方面多维度地对青少年容易犯错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法制知识。弘扬良好家风,宣传“家和”理念,把原创的“涵养家文化”法治教育活动逐步打造成“辐射广、受众多、内容全、形式新、效果好”的多元法治护苗新模式。
六、存在的问题
开展普法工作以来,本院采取了有效宣传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普法宣传成效,但普法宣传工作的宣传手段有待创新,在部分媒体平台上的曝光率和关注度仍有待提高。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严格抓好干警学法用法。通过各类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警的法治意识和履职能力。二是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三官一律”“法治副校长”等活动,结合普法对象特点采取适宜的普法宣传方式,不断提升普法精准性和效果。三是加强普法宣传工作经验总结。及时梳理总结普法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深化“涵养家文化”法治宣传特色品牌影响力。